在水质监测领域,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是名副其实的水质安全“护卫队”,该仪器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环境评估、污水处理、水产养殖等场景,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常会遇到测量的结果偏差的问题。下面就详细聊聊,南阳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测量有误差的问题,就仪器原理,流程等,提供解决方案。


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监测出现不准的原因


传感器原理与校准问题


溶解氧测定仪的核心是电化学传感器或光学荧光传感器。电极老化是常见误差来源:


-电解液耗尽:电化学传感器的电解液通常每1-2年需更换,若出现响应迟缓或读数漂移,需检查电解液是否干涸。


-膜片破损:传感器透气膜破损会导致氧气扩散异常,表现为读数持续偏低。建议每月用软布清洁膜表面,避免藻类或颗粒物附着。


-校准失效:未定期进行零点校准(纯水无氧环境)和斜率校准(饱和溶氧水),或校准液配制错误(如使用蒸馏水代替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均会引入系统性误差。养殖场数据异常案例中,80%问题源于校准缺失。


因为操作不当引发的误差


-搅拌不足:电化学传感器依赖水流维持氧分子扩散平衡。静止水体中测量时,需开启磁力搅拌或手动晃动探头,否则读数可能偏低20%-30%。


-深度与停留时间:测量时应将探头浸入水下至少20cm,避免表层气泡干扰,并在同一位置稳定2-3分钟。某环保机构测试表明,快速移动探头会导致瞬时值波动达±15%。


-温度补偿忽略:溶解氧饱和度与水温强相关。未启用自动温度补偿功能时,30℃水温的实测值可能比真实值高1.5mg/L。


-水样处理不当:溶解氧测定仪需要使用水样进行测量,如果水样处理不当,比如水样中含有气泡、杂质或者温度不稳定等,都可能影响测定仪的准确性。


-仪器操作不当:操作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时,如果不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比如操作步骤错误、测量时间不足或者仪器存放条件不当等,都可能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环境因素: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对环境条件也有要求,比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如果环境条件不符合仪器要求,也可能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选购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与使用建议


-根据场景选择类型:光学传感器更适合长期连续监测(如污水处理厂),电化学传感器成本低且便于携带(野外调查)。


-验证厂商资质:查看是否通过ISO 15839认证(如某品牌检测仪官网强调的合规性)。


-建立质控流程:引入标准样品平行测试,定期对比实验室碘量法结果。


为了解决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不准确的问题,可以尝试以下措施: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极,确保电极处于良好状态,并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定期更换电极。


-定期进行校准,使用正确的校准溶液,按照正确的校准方法进行操作。


-确保水样处理正确,避免水样中含有气泡、杂质或者温度不稳定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仪器操作时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严格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步骤。


-确保环境条件符合仪器的要求,避免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总而言之,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的准确性受多重因素影响。用户需结合仪器原理规范操作,并建立预防性维护机制,才能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如果上述方案无法解决问题,建议联系生产厂家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故障排除和维修。




本文标题: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监测出现不准的原因?
本文连接:https://www.yingaoyiqi.cn/news/12165.html
猜您喜欢以下内容:
cod检测仪
© Copyright 2025 安徽迈德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1018487号-10   皖公网安备34170202000776号
水质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