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水不仅含有大量细菌、病毒、虫卵等致病原体,还含有化学药剂和放射性同位素,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若未经消毒、灭活等无害化处理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将导致水体和土壤污染,甚至引发疾病或介水传染病的爆发。因此,医疗废水的处理和检测至关重要。
医疗废水处理标准发展历程
早期规范:
1963年,卫生部发布《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污水、污物消毒处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配备污水、污物处理设备。
1983年,实施GBJ48-83《医院污水处理排放标准(试行)》。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排放病原体的污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后才能排放。
标准修订与完善:
1996年,修订《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将GBJ48-83纳入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2001年,发布GB18466-2001《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污水的消毒处理。
2005年发布、2006年实施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医疗机构自标准实施之日起按此标准管理。
医疗废水检测项目及指标
根据医疗机构的类型和检测频率,医疗废水的检测项目分为以下几类:
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废水检测项目(25项):
粪大肠菌群数
肠道致病菌
肠道病毒
结核杆菌
pH
化学需氧量(COD)
生化需氧量(BOD)
悬浮物(SS)
氨氮
动植物油
石油类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色度
挥发酚
总氰化物
总汞
总镉
总铬
六价铬
总砷
总铅
总银
总α放射性
总β放射性
总余氯
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废水检测项目(24项):
粪大肠菌群数
肠道致病菌
肠道病毒
pH
化学需氧量(COD)
生化需氧量(BOD)
悬浮物(SS)
氨氮
动植物油
石油类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色度
挥发酚
总氰化物
总汞
总镉
总铬
六价铬
总砷
总铅
总银
总α放射性
总β放射性
总余氯
综合医疗机构月检项目废水检测项目(16项):
粪大肠菌群数
化学需氧量(COD)
pH
生化需氧量(BOD)
悬浮物(SS)
氨氮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色度
挥发酚
总氰化物
总镉
总铬
六价铬
总铅
总银
总余氯
医疗废水处理的现状与挑战
医疗废水问题曾多次引发公众关注。其排放对水资源造成的危害巨大,已成为威胁群众健康的重要因素。目前,部分地区仅有少数医院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多数医院存在“高污染、低治理”的现状。因此,加强医疗废水检测和处理能力,确保达标排放,已成为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