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污染事件主要分为长期违规偷排和突发事故泄露两种情况。其中,突发性水质污染事件对水生态环境的破坏最为严重,尤其是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泄露。因此,在突发性水质污染事件发生后,如何通过现场采样快速鉴别污染物种类及污染浓度,对于后续的处置工作至关重要。
突发水质污染水样采集
在日常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检测采样中,通常分为事故现场检测和跟踪检测两部分。
1. 现场检测采样
采样地点与布点:
现场检测的采样主要集中在事故发生地点及其附近。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和污染水体的特性,合理布点采样并确定采样频次。
对于江河污染,应在事故地点及其下游布点采样,同时在事故地点上游采集对照样。
对于湖泊或水库污染,以事故发生地点为中心,按水流方向在一定间隔处呈扇形或圆形布点采样,并采集对照样品。
现场标记与记录:
在事故发生地点设立明显标志,必要时进行现场录像和拍照,以便记录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
采样要求:
现场需采集平行双样,一份用于现场快速测定,另一份送回实验室进行更精确的测定。
如有必要,同时采集污染地点的底质样品,以便全面评估污染情况。
2. 跟踪检测采样
江河污染跟踪检测:
根据污染物质的性质、数量以及河流的水文要素,在河段设置数个采样断面,并在采样点设立明显标志。
采样频次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确定,以确保能够及时掌握污染的变化趋势。
湖泊或水库污染跟踪检测:
根据具体情况布点,但在出水口和饮用水取水口处必须设置采样点。
由于湖泊或水库的水体相对稳定,需考虑不同水层的采样。
每天采样频次不得少于两次,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记录与绘图:
绘制事故现场的位置图,标出采样点位。
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原因、持续时间、采样时间,以及水体的感观性描述、可能存在的污染物和采样人员等信息。
总结
在突发性水质污染事件中,快速、准确的现场采样和跟踪检测是评估污染程度、范围及变化趋势的关键。通过合理布点、规范采样、及时记录和持续监测,可以为后续的污染治理和环境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