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氮(TN)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表示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包括硝酸盐(NO₃⁻)、亚硝酸盐(NO₂⁻)、铵离子(NH₄⁺)等无机氮,以及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有机氮。总氮含量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数计算。总氮的测定有助于评估水体的污染和自净状况,因为地表水中氮、磷物质超标时,微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生长旺盛,可能导致富营养化状态。
入海河流总氮排查专项行动
近日,入海河流总氮排查专项行动推进,负责人向相关区县及市直部门交办了专项行动中发现的问题,并安排部署了下一步重点工作:
提高认识,加强总氮管控:
坚持陆海统筹、协调共治,迅速开展入海河流全流域总氮管控。
加强全流域溯源排查,持续提升全市海洋生态环境管理水平。
明确目标,压实整改责任:
对照问题清单迅速整改,加快入海排污口整治进度。
确保秋季航次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标。
协调联动,凝聚工作合力:
树立“一盘棋”思想,明确工作任务,加强协作配合。
靠前一步、不留盲区,实现陆海统筹、海河联动,推进落实整改工作。
水质总氮的测定方法
水质总氮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
这是当前检测水质总氮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在碱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消解水样,使水中的氮化合物转化为硝酸盐,然后在紫外光下测量吸光度,计算总氮含量。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气态分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来确定总氮含量,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
分别测量法:
通过分别测定氨氮、硝酸根、亚硝酸根的含量,然后将结果累加,得到总氮的测量结果。
在环境地表水和水质监测领域,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及其优化方法是当前检测水质总氮的主要方法。
总结
总氮是评估水质的重要指标,其含量的测定对于评估水体的污染和自净状况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总氮含量,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生态环境。日照市的入海河流总氮排查专项行动展示了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积极行动,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