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产养殖中,水质管理是确保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虽然“养鱼即养水”的道理已被广泛认可,但许多养殖户和技术员仍依赖经验来判断水质的好坏。然而,经验有其局限性,无法精确测量水质指标,如溶解氧、pH值、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因此,科学的水质检测和分析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常见水质检测指标
溶解氧:
溶解氧的高低对水质影响显著。在高溶解氧的水体中,有机质在好氧菌的作用下完全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无机盐、硝酸盐等无毒无害物质。而在缺氧或低氧的水体中,有机质主要靠厌氧菌分解,生成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有机胺类、有机酸等有毒物质,对养殖品种有较大毒害作用。
测量建议:溶解氧测量最好每天多次进行,不仅测量表层溶解氧,还要测量底层溶解氧。最好在塘口就地测量,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pH值:
水产养殖品种对pH值有一个最佳适应范围,一般在7.5–8.5之间。水体自身有一定的缓冲能力,能保持pH值相对稳定。然而,当pH值的升高或降低超过水体的缓冲能力,或者水体本身的缓冲能力较差时,过高或过低的pH值会严重影响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和生存。
重要性:pH值的高低还与其他水质指标的毒性有关。pH值越高,总氮中氨氮的含量越高,而氨氮对养殖品种有剧毒。pH值越低,硫化氢的毒性越大。这一点非常重要且是对称的。
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的产生通常不是突然的,而是由于有机质在溶氧不足时分解不充分的产物。因此,防止亚硝酸盐产生的最好方法是保持水体中充足的溶解氧,特别是底层溶解氧。
硫化氢:
只要水体中有充足的溶解氧,就不会产生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对养殖品种有较大的毒害作用。
水质检测的实施
水质检测分析不应仅在疾病发生后进行,而应贯穿整个养殖过程。通过定期检测水质,可以及时掌握水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管理措施,保持水质的稳定和良好,并做好详细记录。这些记录不仅有助于指导日常养殖生产,还能为未来的养殖计划提供参考。
结语
科学的水质检测和分析手段是确保水产养殖成功的关键。通过了解和监测溶解氧、pH值、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关键指标,养殖户可以更好地管理水质,预防疾病,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建议养殖户和技术员定期使用水质检测仪器,掌握水质变化,为养殖的成功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