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富营养化是地表水等常见危害之一,主要由磷、氮等物质促使藻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繁殖迅猛,导致水体透明度、溶解氧等指标异常,引起生态危害。生态环保部公布的《全国地表水质量状况》指出,总磷是我国地表水主要污染指标之一。因此,总磷检测在水体污染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环保总站发布的《地表水总磷现场前处理技术规范(试行)》通知指出,总磷在测试前需先进行样品处理后再采集检测总磷指标。


总磷监测仪


总磷检测的样品处理


总磷检测的原水处理参照的重要指标是浊度值。一般水体在遇到藻类聚集时,先进行63微米过滤筛网处理,然后根据浊度值选择自然沉降或离心操作:


浊度低于200 NTU:自然沉降处理30分钟,然后取上清液。


浊度介于200-500 NTU:自然沉降处理60分钟,然后取上清液。


浊度大于500 NTU:进行2000 rpm离心处理2分钟,然后取上清液。


感潮河段:


浊度值200 NTU以下:自然沉降处理30分钟,然后取上清液。


浊度值200 NTU以上:2000 rpm离心处理1分钟,然后取上清液。


影响总磷测定的因素


在日常监测过程中,由于检测方法对颗粒物、浊度、色度及其他干扰物质的敏感性,水样采集与保存、样品前处理、消解方式及各类干扰去除等环节均容易产生干扰,进而影响测定的准确性。


1.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磷类物质在水中容易被砂石及胶体吸附,其在自然水体中一直处于动态变化状态。检测所采用的分光光度法对水中颗粒物质及胶体的影响很大,因此样品的采集操作步骤及方法对后续测定有很大影响。


2. 样品的消解


总磷的测定需要经过水样的彻底消解,常用的方法包括高压消解、电热消解、沸水浴消解、在线消解等。消解试剂常用过硫酸钾、硝酸-高氯酸、过氧化氢等。


3. 色度和浊度去除


分光光度法的技术特点决定了总磷检测过程中色度及浊度是一个重要的干扰因素。自然水体在流动及沉积过程中易含有大量泥沙、胶体、微生物,会给测定过程带来色度和浊度影响。因此,在最大限度地去除色度和浊度的同时保证测定的准确度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4. 显色条件


磷钼杂多酸在酸性条件下的还原显色过程是测定磷含量的关键步骤之一。总磷测定的显色过程对酸度、温度及时间等条件较为敏感。因此,选择合适稳定且快速的反应条件并保持全过程条件的一致性,才能有效保证样品的检测质量。


5. 其他因素


总磷监测仪测定过程中还存在其他一些容易影响分析结果的因素:


玻璃器皿及比色皿的处理:磷钼蓝络合物的强吸附能力导致实验用的玻璃器皿及比色皿必须充分酸泡,否则容易产生干扰。


玻璃器皿的材质:大多数玻璃器皿是含有少量碱金属的硼硅酸盐,显色时会生成痕量硅钼蓝,容易引入正误差。


滤纸本底的影响:滤纸本底对测定有一定影响,建议采用纯水清洗滤纸的方法。


总结


总磷水质检测仪是评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关键指标。通过合理的样品处理、消解方法、色度和浊度去除以及显色条件优化,可以有效提高总磷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实际操作中,注意样品采集与保存、玻璃器皿及比色皿的处理等细节,能够进一步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水体污染监测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标题:总磷水质检测仪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指标与处理方法
本文连接:https://www.yingaoyiqi.cn/news/12747.html
猜您喜欢以下内容:
cod检测仪
© Copyright 2025 安徽迈德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1018487号-10   皖公网安备34170202000776号
水质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