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在水产养殖中的危害不容忽视。当养殖水体中的硫化氢浓度过高时,它会通过渗透和吸收进入鱼虾的组织和血液,与血红素中的铁结合,破坏血红素的结构,使血红蛋白丧失结合氧分子的能力。同时,硫化氢对鱼类的皮肤和黏膜有很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会导致组织产生凝血性坏死,使鱼虾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如何判断水产养殖中养殖动物硫化氢中毒?
鱼鳃呈黑褐色,腮盖紧闭、血液呈巧克力色:
硫化氢中毒的鱼虾,其鳃部会因硫化氢的腐蚀作用而变黑,血液颜色也会因硫化氢的影响而变深。
常在水表层游动:
硫化氢中毒的鱼虾会因呼吸困难而频繁游到水表层,试图获取更多的氧气。
水中溶氧特别是底层溶氧非常低:
硫化氢的存在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底层溶氧水平显著下降。
用醋或盐酸酸化褐色血液,有硫化氢的臭鸡蛋味放出:
硫化氢具有典型的臭鸡蛋味,通过酸化血液可以释放出这种气味,从而确认硫化氢的存在。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中的规定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硫化物的浓度不超过0.2 mg/L。对于某些特种养殖及苗种培育,养殖水体中有毒硫化氢的浓度应严格控制在0.1 mg/L以下。当硫化氢浓度高于0.2 mg/L时,其毒性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影响硫化氢浓度的水质因素主要是pH值。常温下,pH > 9时,硫化物98%以上以HS⁻形式存在,毒性较小;pH < 6时,90%以上硫化物以硫化氢形式存在,毒性很大;pH值为7时,硫化氢和HS⁻各占一半。
水产养殖硫化氢的控制方法
彻底清污:
养殖池收获后要彻底清污,或将池底翻耕晾晒,以促使硫化氢及其他硫化物氧化。
调节水体pH值:
pH值越低,发生硫化氢中毒的机会越大。一般控制水体pH值在7.5—8.5之间。如果pH值过低,可施用生石灰提高pH值,少量多次,缓慢调高pH值。同时应确认水中分子氨不过量,否则提高pH值,容易引起氨中毒。
经常换水:
经常换水可以降低池水中有机物的浓度,同时新水中的铁、锰等金属离子可以沉淀水中的硫化氢。
充分增氧:
水体高水平的溶解氧可以氧化消耗硫化氢为无毒物质硫酸盐。高溶氧还可以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和繁衍,从而抑制硫化氢的产生。
总结
硫化氢在水产养殖中的危害是显著的,它可以导致鱼虾呼吸困难甚至死亡。通过彻底清污、调节水体pH值、经常换水和充分增氧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硫化氢的浓度,确保养殖水体的安全和健康。遵循国家《渔业水质标准》,严格控制硫化氢的浓度,是保障水产养殖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