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需氧量(COD)是衡量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它表示在特定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需的氧化剂量,折算成每升水样完全氧化所需的氧的毫克数,以mg/L为单位。COD不仅反映了水中还原性物质的污染程度,还作为评估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水质COD检测的标准及适用场景,以及影响COD测定的因素。

水质COD检测标准及适用场景
1. HJ 828-2017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该标准规定了采用重铬酸盐法测定水中COD的方法,适用于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不过,此标准不适用于氯化物浓度大于1000 mg/L(稀释后)的水样。当取样体积为10.0 ml时,该方法的检出限为4 mg/L,测定下限为16 mg/L。未经稀释的水样测定上限为700 mg/L,超出此范围时需进行稀释后测定。
2. GB/T 15456-2008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高锰酸钾法
此标准适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2~80 mg/L(以O₂计),同样适用于工业废水、原水、锅炉水中的COD测定。
3. HJ/T 399-2007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该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对于未经稀释的水样,其COD测定下限为15 mg/L,上限为1000 mg/L,且氯离子质量浓度不应超过1000 mg/L。对于COD大于1000 mg/L或氯离子含量大于1000 mg/L的水样,可通过适当稀释后进行测定。
4. HJ/T 132-2003 高氯废水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
本标准规定了高氯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适用于油气田和炼化企业中氯离子含量高达几万至十几万毫克每升的高氯废水。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20 mg/L,测定上限为62.5 mg/L。
5. HJ/T 70-2001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氯气校正法
此方法适用于氯离子含量小于20000 mg/L的高氯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检出限为30 mg/L,适用于油田、沿海炼油厂、油库、氯碱厂、废水深海排放等废水中COD的测定。
COD测定的影响因素
1. 预处理
在进行水质COD检测仪监测之前,需要对水样进行预处理。通常,排出的水中含有多种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物质,通过净化、去除等预处理方式,可以更准确地进行COD检测。例如,油污的存在会影响水质COD的检测,去除油污后检测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水质状况。
2. 取样
进行水质COD检测时,确保取样的均匀性至关重要。通过污水处理过程控制和样品均匀性管理,可以有效避免取样环节出现的误差,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氯离子
氯离子是水质COD测定过程中最常见的干扰因素。在测定前,需先检测水样中氯离子的浓度,若超过一定标准,需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否则会导致COD检测结果不准确。
 猜您喜欢以下内容:
 猜您喜欢以下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