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质检测中,总氮和氨氮是两个重要的指标,分别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总氮是指水中各种形态的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包括硝酸盐(NO₃⁻)、亚硝酸盐(NO₂⁻)、铵离子(NH₄⁺)等无机氮,以及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有机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数计算。氨氮则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₃)和铵离子(NH₄⁺)形式存在的氮。理论上,总氮应等于氨氮、有机氮与硝态氮的和,但在实际检测中,部分样品会出现氨氮≥总氮的“倒挂”现象,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因素导致的。


总氮氨氮检测仪


影响氨氮、总氮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样品保存的影响


水样中的氮化合物处于动态变化中,采集后应立即检测,或在低于4℃的冰箱中保存,且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若需长时间保存,可在1000mL水样中加入0.5mL硫酸(密度1.84g/mL),使pH值小于2,并尽快测量。


实验室环境的影响


总氮和氨氮的分析应在无氨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避免石油类及其他氮化合物的干扰。分析总氮的实验室应与分析氨氮的实验室分开,且所用试剂、玻璃器皿等需单独存放,保持干燥与清洁,防止交叉污染。


试剂药品的选择与配制的影响


配制溶液时,无氨水的制备至关重要。因为空气中的氨或铵盐可能溶于水中,导致试剂用水受到污染,进而影响试剂空白,尤其是总氮的试剂空白,使总氮检测值偏低。


消解、比色时间的影响


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时,显色时间仅需10分钟,检测过程中氨氮损耗较少。而总氮检测中,过硫酸钾在120℃~124℃下消解30分钟,可将水样中的氮元素转化为硝酸盐,通过220nm和275nm波长的吸光度推算总氮含量。然而,高压锅内温度不足或试剂问题可能导致过硫酸钾消解不完全,比色管磨口塞子密封不严,造成氨挥发和样品蒸发。加纯水定容后,样本体积增大,总氮含量偏小,从而可能出现总氮小于或等于氨氮的情况。


水样色度、浑浊的影响


未经处理或凝聚沉淀不完全的水样可能导致氨氮结果偏高。而在总氮测定中,经过40分钟高温消解后,水样色度和混浊物的影响可消除,比色管底部可能出现白色沉淀,水样变得无色透明。因此,在氨氮检测时,若凝聚沉淀不能有效去除色度和沉淀,可采用蒸馏法,以减少氨氮结果偏高的影响。


检测建议


为了确保总氮和氨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在接到水样的第一时间进行检测,并安排两名检测人员同时进行平行检测,以减少因时间差异带来的误差。同时,要严格控制总氮测定所需试剂的质量和配制过程,确保消解完全,避免因消解不完全导致的总氮检测值偏低。




本文标题:总氮与氨氮检测方法及准确性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连接:https://www.yingaoyiqi.cn/news/12698.html
猜您喜欢以下内容:
cod检测仪
© Copyright 2025 安徽迈德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1018487号-10   皖公网安备34170202000776号
水质检测仪